207年,26岁的诸葛亮开始投身刘备的事业。当时,他满怀远大理想和雄心壮志,带着一身才略与智慧来到了刘备身边。他为刘备设计了一项宏伟的战略计划——《隆中对》在线炒股平台排名,旨在帮助刘备夺取天下,恢复汉室荣耀。诸葛亮心怀壮志,决心为实现这一目标付出一切。
为了完成一统天下的伟大抱负,诸葛亮竭尽心力,运筹帷幄,辅佐刘备征服了荆州、益州以及汉中等关键地区,最终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。然而,正当诸葛亮深思如何谋划下一步战略时,发生了关羽失荆州的突发事件,这为蜀汉的命运带来了巨大挑战。随后,刘备在未听从诸葛亮的忠告下,亲自率军征讨东吴,结果在夷陵一战惨败。蜀汉不仅遭受了重创,还丧失了统一天下的机会。尽管如此,诸葛亮对刘备许下的誓言依然牢记在心,他誓言不放弃,一定要恢复汉室,完成统一大业。
展开剩余83%尽管蜀汉失去了荆州,但诸葛亮依旧看到了其他机会。他决定征伐南中,从那里获得了大量资源,为蜀汉的再度崛起积累力量。同时,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,致力于提升蜀汉的综合国力,为日后的战争做足准备。六七年的准备后,诸葛亮于226年发动了第一次北伐。然而,这次战役因小看曹魏新帝曹叡及错误提拔马谡而失败。蜀汉在街亭遭遇惨败,第一次北伐的梦想也因此破灭。
尽管屡次北伐未能成功,诸葛亮没有放弃,反而不断从失败中汲取教训,重新振作。在接下来的几年中,诸葛亮再次发动了几次北伐。虽然每一次战役都取得了部分胜利,但蜀汉的国力始终有限,始终无法突破曹魏的防线。随着时间流逝,诸葛亮逐渐意识到局势的艰难,但他始终认为,若要蜀汉生存并发展,战争是无法避免的。
然而,连续的北伐和巨大的压力让诸葛亮的身体逐渐透支。到了230年,他已年仅49岁,但却感到死亡离自己越来越近。于是,他开始为自己的身后事做起了安排。第一个安排是确定接班人,选定蒋琬作为继承人。诸葛亮认为,蒋琬忠诚且有能力,并且人品高尚。他将蒋琬提拔为丞相府长史、加抚军将军,并且上书刘禅,若他不幸去世,蒋琬应接替他执掌政务。
就在诸葛亮为未来做准备时,234年他发起了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。尽管身体不支,他依然坚持亲自领兵出征。出征之前,他上书刘禅,明确表示,除了家中800株桑树和15顷土地外,几乎没有任何财产。诸葛亮此举,不仅是告知刘禅自己的清廉,也是再次表明北伐并非出于个人私利,而是为了国家的未来。刘禅在初看这封上书时,并未深思,但当诸葛亮去世后,他才深感惭愧。
尽管诸葛亮身体虚弱,依旧亲临前线。经过一番侦查,他选择在五丈原安营扎寨,与曹魏大将司马懿对峙。司马懿洞悉蜀军意图,采取了不与蜀军正面交锋的策略,通过坚守待敌的方式消耗蜀军。当双方对峙百日,诸葛亮多次派使者挑战,司马懿却始终不出战。为了激怒司马懿,诸葛亮更是巧妙地派人送上一套女性服装给司马懿。司马懿穿上衣服并跳起舞蹈,表面上看似轻佻,实则暗藏计谋,他通过与使者的对话,成功得知诸葛亮已病重,估计时间不长。
实际上,诸葛亮的病情日益严重,到了八月,他自觉时日无多。蜀汉上层早已知晓他的健康状况。根据一些说法,诸葛亮曾借助“七星灯”进行求生,但魏延误以为司马懿进攻,擅自闯入大帐导致灯熄灭。然而,这个说法更多是后世小说中的虚构,真实历史中诸葛亮并未施法求生。他坚信,生死是自然规律,无人能够改变。
在病重期间,诸葛亮仍然处理朝政,并做了几项重要的安排。首先,他再次明确了继承人的人选。刘禅得知诸葛亮病重后,派遣李福前去探望,实则是询问是否有其他备选人。诸葛亮在见到李福后,毫不犹豫地指出,蒋琬是最为合适的继承人,而他之后的接班人则应是费祎。对于杨仪、魏延和姜维,诸葛亮并未给出肯定的答案,特别是杨仪,他性格急躁,早在出征前就被诸葛亮排除在外。
其次,诸葛亮写下了著名的《诫子书》,这封书信是他在病重时为儿子诸葛瞻所写,内容充满深意。他告诫儿子要有远大的志向,要淡泊名利、宁静致远,这段文字至今仍为人所传颂。尽管诸葛亮的工作繁忙,但他始终未曾忘记教导儿子做人,深知家庭教育的意义。
第三,诸葛亮安排了大军的撤退。他知道一旦自己去世,蜀汉的士气可能会受到影响,司马懿必定会趁机进攻。于是,他让杨仪和费祎率军返回,魏延和姜维负责断后。魏延虽然忠诚,但脾气暴躁,诸葛亮知道他可能会有意外举动,却仍然不以为然,最后让姜维肩负起最为重要的责任。
在诸葛亮去世后,姜维按照他的指示,秘密撤退,并用木雕假冒诸葛亮以误导司马懿。司马懿误以为诸葛亮尚在人世,未继续追击,蜀军最终安全撤回。司马懿事后感慨,称诸葛亮为“天下奇才”。
最后,诸葛亮安排了自己的葬礼和安葬地。他选择将自己葬于定军山,这是蜀汉北伐的前线阵地,寄托着他未竟的志向。诸葛亮的葬礼极为简朴,没有陪葬品,也没有树碑立碑,他希望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清廉与高洁。
诸葛亮的安葬地选择背后有着深刻的寓意。定军山作为蜀汉的战略要地,代表着他不屈不挠的斗志。至于他对自己葬礼的安排,不仅是为了避免敌人报复,也是为了告诫后人要坚持自己心中的理想与信念。
总的来说,历史中的诸葛亮并不是演义中那个神话般的人物,而是一个真实且有血有肉的人。他的决策有深思熟虑,安排周全且细致。他的智慧、忠诚和奉献,至今仍为后人所称颂。
发布于:天津市信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